
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韓國,有可能開創(chuàng)一個東亞發(fā)展新格局。
一如既往,中國的對外合作以經濟“開道”。從官方報道來看,中韓經濟合作此次有不少貨真價實的內容:中國和韓國領導人承諾在今年年底前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(xié)定,并建立人民幣對韓元直接交易機制,以帶動跨境人民幣交易。除達成兩國貨幣直接交易外,人民幣清算機制也將隨之進入韓國。此舉有助降低外匯成本,通過降低外匯風險提升中韓貿易額。據(jù)韓國央行統(tǒng)計,截至今年5月底止,韓國銀行業(yè)人民幣存款約700億元,亟須設立人民幣清算行,暢通回流管道。設立后,將與香港、臺灣、新加坡、倫敦等地競爭人民幣境外市場地位。
此外,韓國還獲得了800億元人民幣(合130億美元)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(RQFII)額度,以投資于中國資本市場,這與英國和法國近期獲得的額度相同。相比之下,新加坡獲得了500億元人民幣的額度,香港獲得了2700億元人民幣的額度。
如果這些合作計劃都能夠落實,將使得中韓兩國的經貿以及金融合作關系邁上一個新臺階。韓國經濟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度已是不容否認的事實。以貿易為例,自2004年以來,中國一直是韓國的最大貿易伙伴,是韓國四分之一出口的目的地。近年來中韓貿易額不斷增長,2013年達到2740億美元。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,否定中韓經貿關系都是不明智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