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長安鄧承浩:我和余承東想法一樣,油車在“代差”面前一無是處!
誅殺燃油車計劃已經是一個公開的秘密,一場浩浩蕩蕩的轉型,從比亞迪宣布停售燃油車開始。
電動化的轉型已經確定了兩個重要的極端方向,一個是豐田、寶馬這種頂級企業(yè)強烈抵抗“全面電動化”,這是一種過激的發(fā)展行為,另一個則是全面淘汰燃油車,大量的企業(yè)站在燃油車的基礎上,利用現有電動化技術成果,從燃油車向“混合技術”發(fā)展,研發(fā)出“代差優(yōu)勢”的PHEV、REEV技術。
前兩天,余承東公開表示,自家的問界M7體驗感比保時捷卡宴強不少,油耗更低、性能更強,他相信未來時代的發(fā)展,這種技術是可以代替燃油車的。
很快,長安新能源CEO鄧承浩表示,傳統(tǒng)燃油車的優(yōu)勢已不在,壓死他們的最后一根稻草是PHEV和REEV,這種代差優(yōu)勢是天然的。
而更早放棄純燃油車的比亞迪,今年已經大獲成功,用戶的支持是實實在在的。
01 PHEV、REEV趨勢明顯
技術發(fā)展路線,EV純電動車是碳中和最直接的產品,但把所有車型都電動化基本不可能,電動車更高的價格不會刺激全面轉型,相比之下,PHEV和REEV這兩種在價格上小幅度上漲,體驗感翻倍,而且碳排放量減半的技術更加符合產業(yè)發(fā)展現狀。
豐田的數據表示,雖然HEV車型仍然有排放,但三臺HEV車型的碳減排量相當于一臺EV電動車,效果也很明顯。
9月份,乘聯會數據顯示,國內PHEV、REEV總體銷量增幅超過170%,成為市場中迅速崛起的技術路線。
站在時代的大風口來看,PHEV、REEV是完全可以代替燃油車的, 因為其本身和燃油車在一個賽道,同樣裝備內燃機,但產品體驗感更好、油耗更低、價格漲幅并不大,賣出三臺這種車型的節(jié)能效果相當于一臺EV產品。
從燃油時代向碳中和時代發(fā)展,一定要走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碳減排道路,過程一定是PHEV、REEV這種產品在做推動。
更何況,目前來看國內的新能源政策支持依然會長時間給到PHEV、REEV資源支持,和EV一樣高的路權,新賽道中助推力很強。
02 請抓住20萬以內市場
統(tǒng)計局數據顯示,中國消費依然是“基礎”方向,80%以上的汽車售價在20萬以內,時代消費的現狀不可能被電動化所扭轉。
換句話說,即便是PHEV、REEV化,也應該將產品定格在20萬以內。
事實證明,專精20萬以內的兩家企業(yè)已經獲得了非常大的成功,一家AION,一家比亞迪,兩家企業(yè)選擇將主力車型的定價放在20萬以內,成為了2022年的寶藏型企業(yè),突擊燃油車成功。
這說明,一切升級、轉型都應該遵循實際消費能力。
今年一部分敏銳的企業(yè)嗅察到了這一風口,比如說能夠講出「代差優(yōu)勢」的長安新能源,今年發(fā)布了全新的SL03,也是首款車型。
其掌握了兩大重點,一個是20萬以內,一個是REEV路線。
這意味著巨大的市場消費群體等待被其挖掘,同時自身優(yōu)勢滿滿,除了提供REEV技術路線之外,還提供EV純電動車路線,兩種技術儲備都處于灼熱賽道中,既有號牌優(yōu)勢,又擁有全新的體驗感。
03 SL03式眼光
SL03在我看來更像是一種代號,就像是我們回顧過去十年燃油車發(fā)展路徑,以哈弗H6、CS75為代表的產品掀起了浩浩蕩蕩的燃油車升級一樣。
SL03極有可能掀起一場全新的轉型風暴。
一方面其定價不高,SL03增程版的定價只有16.89萬,˙在15-20萬級乘用車市場中競爭力很強,列舉兩款熱門車型,能夠更實際展現其代差優(yōu)勢。
基于電動平臺研發(fā)出來的SL03增程版,無論是續(xù)航、加速成績、L2智能化體驗、科技座艙還是號牌優(yōu)勢,都已經遠遠超過傳統(tǒng)燃油車。
新能源賽道擁有天生優(yōu)勢,且在這一賽道中合資品牌不具備品牌價值認同感,精準起步的技術型產品,一定擁有很強的表現力。
另一方面,增程駕駛體驗感更好,平臺出身更優(yōu)秀。
電動車平臺擁有幾個天然的優(yōu)勢,工程師不需要考慮為復雜的變速箱、發(fā)動機、油箱留出設計空間,只需要考慮電池包安全即可。
所以,電動車的空間表現都是越級的。
比如說,4米8的SL03內部空間程度、寬敞程度超過尺寸更大的君威、邁騰等傳統(tǒng)燃油車,配合全景天窗能夠提供更舒適的長途旅行體驗感。
再比如說,電動車平臺生產后驅、四驅車型的難度很低,僅需考慮驅動邏輯和電機即可,不需要另外布局傳動軸,動力分配簡單、直接、高效率,能夠在駕駛體驗感上提供更強的使用樂趣。
尤為關鍵的是,相比于PHEV,REEV從邏輯上解釋,更像是把發(fā)電機搬到車上的EV純電動車,充電問題可以在長途過程中自給自足。
SL03這種產品的駕駛體驗感很優(yōu)秀,起步更快,而且更安靜,加速過程中平順性很強,且升級非常簡單。
企業(yè)不需要考慮太多,整體性能的升級方向可以放在內燃機、電池能量密度、電機三個方面,整體發(fā)展方向更加簡單,讓內燃機發(fā)電效率更高、讓電機適配更好、讓能量密度更出色,能夠有效提升性能、降低成本。
科學思維理念中有一個是“奧卡姆剃刀理論”,一切工作都應該以結果為導向,追求高效簡潔的辦法。
技術發(fā)展路線同樣應該如此,如無必要勿增實體,更復雜的技術可能會展現出企業(yè)在研發(fā)、設計上的優(yōu)越性,但一定會加大企業(yè)的研發(fā)投入成本、用戶的購買成本以及后期養(yǎng)護成本。
從路線上來看,距離碳減排這一目標最近的就是REEV,其擁有更簡單的邏輯,更大的收益以及更低的故障率,所以,SL03代表的是未來的趨勢。
在這個真正意義上的電動化元年,今年PHEV、REEV市場增速提升,說明在新能源消費覺醒的今天,越來越多人開始放棄燃油車,轉而投靠能夠帶來更出色用車體驗的“內燃機、電池、電機”動力組合。
所以,無論是PHEV還是REEV,他們的未來前景都非常出色,大力夸贊PHEV、REEV的余承東、鄧承浩也好,拒絕全面電動化的豐田章男、寶馬CEO也罷,都在電氣化轉型的路徑上,給我們提供了更準確的發(fā)展方向。
電動化,剛剛好建立在用戶需求下是最好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