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24年8月5日,本田中國公布最新銷量,2024年7月本田在中國的終端汽車銷量為52,567輛,同比下滑41.4%;2024年1-7月本田在中國的終端汽車累計銷量為468,473輛,同比下滑24.4%;
作為日系三大巨頭之一,本田在中國市場的處境遠比想象中艱巨,燃油車越來越難賣,電動車卻難成大器。據(jù)了解,本田中國擁有廣汽本田和東風本田兩家合資公司,2020年達成162.7萬輛的銷量巔峰后急轉(zhuǎn)直下,連續(xù)三年銷量下滑,2021年-2023年本田在中國市場銷量分別為156.15萬輛、137.31萬輛、123.42萬輛,同比分別下滑4.0%、12.07%、10.12%。進入2024年后,本田中國的銷量跌勢并沒有得到緩解,1-7月同比下滑24.4%,累計銷量46.85萬輛。
本田在中國市場的表現(xiàn)日益低迷,將未來寄望于電動汽車市場。
7月26日,本田中國宣布將關停兩家工廠,廣汽本田計劃2024年10月關閉年產(chǎn)能為5萬臺的第四生產(chǎn)線,東風本田計劃2024年11月將年產(chǎn)能為24萬臺的第二生產(chǎn)線停產(chǎn)休業(yè),調(diào)整后本田在中國的汽車總產(chǎn)能由149萬臺變?yōu)?20萬臺。
同時,正在建設的東風本田全新電動專用工廠將于2024年9月投產(chǎn),廣汽本田全新新能源工廠將在2024年11月投產(chǎn)。據(jù)了解,本田計劃通過正在建設的兩家新電動車廠來彌補產(chǎn)能縮減,預計恢復產(chǎn)能至144萬輛。
2023年7月,本田中國高調(diào)宣布,2025年前電動化比例達到50%以上,2027年后不再投放燃油新車,2030年前累計推出10款以上純電車型。如今,本田新能源車型在中國市場的低迷表現(xiàn),這一計劃不得不說是極為冒險性的。
本田似乎并沒有什么精妙的方法和應對之策,新品牌的推出還未經(jīng)驗證。4月16日,本田中國在沒有任何鋪墊下發(fā)布全新電動品牌——“燁”,“燁”品牌系列車型將率先搭載全新車標,旗下車型將基于純電動車Architecture W全專屬架構打造,到2027年累計推出6款新車。
在2024北京車展上,“燁”品牌兩款將于2024年內(nèi)量產(chǎn)的車型亮相,分別是燁S7和燁P7,將分別由東風本田和廣汽本田量產(chǎn)。另外,借助東風電動汽車平臺,東風本田于2023年9月推出全球首個合資自主電動品牌——靈悉,首款車型靈悉L純電轎車計劃9月上市。
目前來看,本田在中國未來的發(fā)展并不樂觀。隨著新能源自主品牌競爭力不斷提升,日系合資品牌在華市占率正逐步減少。乘聯(lián)會數(shù)據(jù)顯示,上半年日系品牌在華銷量為146.6萬輛,同比下滑12.4%,其中6月銷量為25.19萬輛,同比下滑25.3%。
今年以來,包括本田、豐田、日產(chǎn)等多家日系車企在華卷入由比亞迪掀起的價格戰(zhàn)。本田汽車方面,今年雅閣車型并未推出年度改款,在售車型仍舊為2023款,且經(jīng)銷商終端價格已下降5萬元。除了雅閣,包括型格、皓影、繽智、冠道等多款車型終端價格均有超過3萬元的大幅促銷優(yōu)惠。
除了國內(nèi)市場,中國新能源車企在海外市場的攻勢也在加大,包括比亞迪、廣汽埃安、哪吒汽車、深藍汽車等多家中國新能源車企已陸續(xù)將泰國工廠投入生產(chǎn),且上半年總體銷量穩(wěn)步上漲。作為對比,鈴木、斯巴魯于6月宣布將關閉泰國工廠,7月本田宣布在泰國的汽車年產(chǎn)能將從27萬輛下降一半以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