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就是總有那么些外國友人,瞪著一雙充滿“智慧”的大眼睛,煞有介事地告訴全世界:“別信,中國那些高科技,全都是‘偷’來的!”
每次看到這種話,我腦海里都會浮現(xiàn)出一個畫面:一個已經(jīng)拿了博士后學位好幾年的學霸,正埋頭在實驗室里搞研究,突然,一個還在玩泥巴的小朋友跑過來,指著他的鼻子大喊:“你考試考那么好,肯定是抄了我的作業(yè)!”
那種感覺,怎么說呢,就……挺魔幻的。
所以今天,咱們不吵架,也不掰扯那些大道理。我就想當個“故事大王”,給大家講幾個關于“偷”與“被偷”的小故事。
話說有個班級,總共有44門功課。班里有個同學,以前成績不咋地,但特別努力??砂嗌峡傆袔讉€同學,天天說他抄作業(yè)。結果期末大考,成績單一出來,大家都傻眼了。這個被指責是“小偷”的同學,在37門功課上,都考了全班第一。
你沒聽錯,這是澳大利亞一家研究機構的真實報告。在全球44項關鍵技術領域里,咱們在37項上,都走在了世界的最前頭。而且,這個“小偷”還特別喜歡寫論文,申請專利。一年下來,申請了7萬多件國際專利,比那個天天說他抄作業(yè)的美國同學還多。
我就特別想問問,如果一個“小偷”,最后混成了班級里最牛的學霸,那是不是說明,他偷的那家,是個深不可測的“藏經(jīng)閣”?。堪嗌系膼喊钥催@個學霸越來越厲害,心里不爽了。
于是,他把學霸關進了“小黑屋”,不給他看書,不給他資料,想讓他自生自滅。這個被關進“小黑屋”的學霸,就是當年的華為。那段時間,全世界都等著看笑話。芯片不賣給你了,技術不給你用了,看你怎么辦?
如果真像他們說的那樣,我們只會“偷”,那這下“失主”把門鎖死了,我們豈不是只能坐以待斃?
華為愣是在“小黑屋”里,自己點燈熬油,搗鼓出了一顆叫“昇騰”的強大芯片。這就好比,你把人家的廚房給砸了,還把菜譜給燒了,結果人家愣是在后院用泥巴糊了個灶,還研究出了滿漢全席。你說氣不氣人?同樣被關在門外的,還有咱們的航天事業(yè)。
當年,人家搞“國際空間站”,就是不帶咱們玩兒。那感覺,就像全村人吃大席,就你家沒收到請柬。行,你不帶我,我自己開一桌!于是,我們埋頭苦干,自己建了個“天宮”空間站。
現(xiàn)在可好,人家的酒席快散了,咱們的“天宮”卻成了太空中最亮的那顆星。
更別提“嫦娥”去月球背面溜達那事兒了。那是人類探測器第一次在那片神秘的土地上留下腳印。這技術,我們上哪兒“偷”去?難道是找外星人買的嗎?現(xiàn)在全世界都知道,中國的電動車賣瘋了。
但這背后,是實打實的技術。就拿電池來說吧,這是電動車的心臟。我們的電池技術,不僅是世界第一,而且是遙遙領先的第一。寧德時代的一塊“麒麟電池”,續(xù)航能力能把特斯拉甩開一大截。
這就產(chǎn)生了一個有趣的悖論:如果一個學生抄作業(yè),結果他的分數(shù)比被抄的那個同學還高。那到底是誰在抄誰?
所以,一個馬來西亞網(wǎng)友的評論,我覺得堪稱“人間清醒”:“我就想不通,如果中國人有能力‘偷’到這么多連別人自己都沒有的技術,那他們?yōu)槭裁床桓纱嘧约貉邪l(fā)呢?這智商,干點啥不成啊?”一針見血,直擊要害。
我只是想說,一個國家的技術進步,靠的從來不是什么“偷竊”的捷徑,而是幾代人夜以繼日的奮斗,是每年占GDP超過2.1%的真金白銀的研發(fā)投入,是無數(shù)科研工作者默默無聞的奉獻。歷史是一面鏡子。
19世紀的美國,不也是從學習歐洲開始工業(yè)化的嗎?二戰(zhàn)后的日本和德國,不也是在學習和創(chuàng)新中重新站起來的嗎?為什么同樣的事情,發(fā)生在中國身上,就成了“偷竊”?
說到底,他們害怕的,從來不是我們“偷”,而是我們“學”。
他們驚恐地發(fā)現(xiàn),這個曾經(jīng)落后的學生,不僅學會了,還舉一反三,甚至開始出題了。
因為最好的回擊,不是爭辯,而是繼續(xù)向前奔跑。當我們的飛船探索更遠的星辰,當我們的科技點亮更多人的生活,當“中國創(chuàng)造”成為全球信賴的標志……到那時,所有的噪音,都將成為我們時代背景音里,微不足道的雜音。